最新事件与资深专家评论,助您把握业界动态

免费试用

免费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若当前手机号码未注册航空产业网,系统在您提交信息之后会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用户密码默认手机号码最后6位

新航季南航集团计划执飞超45.6万班次

南航集团将于2024年10月27日至2025年3月29日执行2024/25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计划执行航班总量超过45.6万班次,日均航班量近3000班次,通航点增至244个,其中国内163个,国际及港澳台地区81个。国内方面,南航计划执行700余条航线,覆盖超160个城市,新增广州往返揭阳、义乌、扬州、喀什等航线,并升级“南航快线”品牌,新增广州至沈阳快线,快线范围扩展至19条重点公商务航线。针对冰雪游市场,新增上海、西安、武汉、昆明等地飞往哈尔滨的航线,每周航班量将达到1200班次,广州、北京大兴等地往返长白山、阿勒泰等地的“冰雪游”热门航线每周航班量将达到160班次。国际及地区方面,南航计划执飞200余条航线,通达欧美、澳新、东南亚、日韩、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新开、复航广州至珀斯、阿德莱德、基督城、名古屋等航线,北京大兴新开至悉尼、墨尔本等国际航线,重点加密广州直飞墨尔本、悉尼、奥克兰等国际航线。10月27日起,南航广州枢纽优化国际及地区航班值机区柜台布局,将南航国际值机柜台从P岛置换至M岛,提升旅客出行感受和通关效率,同时优化特殊旅客服务保障,提供一站式服务。南航将结合客流高峰及热门冰雪航线时刻,适时加开超规行李托运柜台,做好雪具等大件行李托运服务。

2024年10年30日
128 0 0

三亚机场:切实提升飞行程序质量 提高航班正点率

2024年10月10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在民航三亚监管局的指导下,组织召开了飞行程序评估调整研讨会。参会单位包括民航三亚空管站、海南航空、南方航空、首都航空、四川航空等。会议上,三亚机场汇报了前期收集的飞行程序运行意见及初步评估情况,各专业领域人员对修改意见的可行性、规范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研讨。民航三亚监管局提出了后续工作任务的指导和要求。此次会议旨在落实飞行程序运行维护的全过程管理,提升飞行程序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航班正点率,缩短旅客等待时间,为旅客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三亚机场将加强飞行程序持续维护能力建设,落实意见响应机制,加大设计源头风险管控力度,促进运行效率提升,推动民航三亚辖区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年30日
345 0 0

空管保障量同比增长7.1%,国庆假期深圳机场航班起降架次创历史纪录

2024年10月1日至7日国庆假日期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共保障起降航班8459架次,日均1208架次,同比增长7.1%,创历史新高。国际航班保障量显著提升,国际、地区航班超过500班,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入境人员超10.36万人次。深圳空管站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国庆期间的安全运行,包括提高安全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加强航空安全文化宣传和应急演练、优化航班运行效率。具体措施包括合理增加值班力量、加强关键设备的联合应急演练、推进无线电精密监测示范点共建、优化自研离场管理系统(DMAN+)、加密天气监测等。国庆假日期间,深圳机场航班正常率达92.23%,放行正常率达91.66%,日高峰达1264架次。

2024年10年30日
363 0 0

严防“黑飞”!武汉天河机场开展“净空”护航行动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无人机近60.8万架,较去年年底增长48%,累计实名登记无人机达187.5万架次,累计飞行小时数981.6万小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3.4万小时。无人机数量激增导致低空安全问题凸显,9月11日和24日,天津和省内某机场分别因无人机影响导致航班停止起降和多班航班延误备降。为保障天河机场航空飞行安全,天河机场开展了“净空”护航行动,包括健全机制联防联控、识别风险严防严控和加大宣传群防群控。具体措施包括:与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联合演练;组建净空护航队进行巡查,建设无人机综合防控系统,扩大无人机识别范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净空安全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对售卖升空物品的行为进行管理。10月2日,武汉机场成功处置一起疑似无人机事件,2021年以来已累计成功处置8起,确保了机场飞行安全和顺畅运行。

2024年10年30日
137 0 0

民航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多措并举保障南航首架C919成功首航

9月19日,注册号为B-919J的CZ3539航班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顺利起飞,标志着南航首架C919飞机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C919作为我国航空制造业的重要里程碑,于8月29日由中国南方航空正式接收并开始演示验证飞行。民航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的指挥方案,确保演示验证飞行和首航顺利进行。管制中心各部门协同合作,提前进行航路流量和天气信息的监控,优化航班动态管理,提供优质的空管服务。2023年,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还保障了国产支线客机ARJ21完成第1000万人次载客飞行,为推动中国民航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10年30日
444 0 0

FAA发布特殊法规,为eVTOL飞机商业运营提供监管框架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NBAA-BACE商务航空贸易展上发布了名为“动力升力集成:飞行员认证和操作”的特殊法规(SFAR),旨在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的商业运营提供明确的监管框架。该法规包括对14 CFR规则的永久性修订和一项为期10年的特殊联邦航空法规,适用于重于空气且能够垂直起降和低速飞行的飞机。法规明确了电动飞机运行所需的能量储备要求,以及eVTOL飞行员的培训和认证标准。FAA允许eVTOL飞机使用20分钟的能量储备,前提是飞机能够在整个飞行路线上持续以垂直升力模式着陆。此外,法规提供了多种飞行员培训途径,包括使用单次飞行控制装置、模拟器训练和偏差授权。AAM行业的多家公司对SFAR表示欢迎,认为其提供了明确的监管路径,有助于降低认证风险和成本,推动eVTOL飞机的商业化进程。

2024年10年30日
775 0 0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复航有速度,服务有温度

台风“摩羯”过后,在民航局和海南省的指挥协调下,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迅速展开救灾和复产工作,于9月8日12时起恢复航班运行。9月10日,美兰机场执行航班223架次,9月11日预计进出港航班236架次,整体运行平稳。为确保旅客服务,机场调动内外部资源,制定多项服务措施,包括增设转场摆渡车辆、设置退改签专区、开通转运大巴等。同时,机场成立交通突击队,协调市内多种交通工具,确保旅客顺利转运。此外,美兰机场加强信息告知,恢复热线服务,发布多篇公告,确保旅客及时了解出行信息。商业方面,截至9月10日,航站楼内已有20家餐饮和零售店铺恢复营业,免税店98家,提货点7个,整体商业恢复约90%。9月10日,美兰机场在第九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荣获“2023年中国服务质量优秀机场”奖。后续,美兰机场将继续遵循“确保安全第一、逐步有序恢复”的原则,逐步恢复正常运营。

2024年10年30日
357 0 0

Iberia航空接收首架A321XLR,成为全球首个运营该机型的航空公司

2024年10月30日,伊比利亚航空接收了其首架A321XLR,成为全球首个运营该机型的航空公司。该飞机配备CFM LEAP-1A发动机,将用于伊比利亚航空的欧洲区域航班,并将于11月下旬执飞从马德里到波士顿的首次跨大西洋航班。A321XLR采用两舱布局,可容纳182名乘客,商务舱座椅可平躺并直通过道,配备全新的Airspace客舱和更大的行李舱,提供更舒适的长途飞行体验。A321XLR是A320neo系列的升级版,最大航程达4,700海里,比A321LR增加15%,燃油效率提高30%,氮氧化物排放和噪音减少。截至目前,空客已获得500多架A321XLR的订单。该机型于2022年6月完成首飞,并进行了广泛的测试计划。A321XLR目前可在高达50%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下运行,空客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100% SAF运行。

2024年10年30日
637 0 0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完成数字化航空旅行体验概念验证,提升旅行效率和安全性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 及其合作伙伴成功完成了概念验证 (PoC),展示了完全数字化的航空旅行体验。此次试验涉及两名乘客使用数字钱包和旅行凭证,在香港和东京之间的往返旅程中,通过生物识别技术管理机场流程,无需反复出示旅行证件。此次 PoC 集成了七个可验证凭证、两个数字钱包和一个信托登记处,验证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现代航空零售”愿景和“单一身份标准”。试验表明,数字身份和生物识别技术可以提高旅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保留传统手动处理方式。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表示,各国政府正在加快采用基于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数字旅行凭证,欧洲计划在 2027 年前向公民和居民发放数字身份钱包。此次成功的试点为实现无缝数字旅行体验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4年10年30日
284 0 0

IATA调查显示:旅客偏好生物识别技术和数字解决方案,年轻一代更积极接受新技术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的2024年全球旅客调查显示,旅客继续重视便利性和速度,特别是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和数字解决方案来简化旅行流程。主要发现包括: - **便利性和速度**:68%的受访者在选择出发机场时优先考虑距离近,71%的旅客通过在线或移动应用程序预订旅行,79%的人更喜欢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支付旅行费用,32%的旅客希望在出行前将所有旅行信息整合到一处。 - **生物识别技术**:46%的旅客在机场体验过生物识别技术,84%的用户表示满意,75%的用户更喜欢生物识别技术而非传统护照和登机牌。50%的旅客担心数据保护问题,但39%的旅客表示如果能确保数据安全,会更愿意接受生物识别解决方案。 - **年轻一代**:25岁以下的旅客更积极使用数字钱包支付(51%),并对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预订、支付和机场导航表现出浓厚兴趣(90%)。他们更愿意接受生物识别技术(48%),尤其是如果数据安全得到保证(50%)。 - **区域趋势**: - **非洲**:旅客更依赖旅行社预订机票,对数字解决方案表现出强烈兴趣,但受制于复杂的签证要求。 - **亚太地区**:旅客最注重价格,更多使用移动应用程序和数字钱包,但对生物识别技术的满意度较低。 - **欧洲**:旅客更谨慎使用数字解决方案,最不愿意分享生物特征数据。 - **中东**:旅客更关注机场设施和服务,热衷于使用智能手机存储数字钱包和护照,对生物识别技术的满意度高。 - **北美**:旅客更倾向于使用借记卡或信用卡支付,积极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并愿意提前提供数据以简化安检。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旅客更重视支付灵活性,对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频率较低,但表现出强烈的采用意愿。 IATA的现代航空零售计划和"One ID"计划正致力于通过技术提升旅客体验,提高机场效率,以应对旅客数量的增长。

2024年10年30日
123 0 0